拖拉管回拖前及铺管结束后的质量检测.
1.管材质量控制:
大庆定向拉管用于拖拉管施工的产品管,大多属于新型产品,材质应根据设计要求对环刚度及大拉力等指标进行检测(送相关检测单位)。
2.高程、轴线检查:
由于大多数导向孔需要多次回扩,将孔径扩至能铺设管道,(终孔孔径一般为管线外径的1.2~1.5倍)。如果采用高强度聚乙烯管,管道施工完毕将悬浮于管道内,高程H偏差在±(D-d)/2之间,在施工管回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清运泥浆,尽量减少孔道内泥浆,预防由于泥浆固结所引起的管轴及管底标高与原设计的差距。通过其工程实践,回拖结束立即对管底标高检测,及相隔两月后再次利用探头及导向跟踪仪对管底标高进行检测,变化很小。
另外为控制管底高程还应尽量控制扩孔系数。
3.管道变形控制和检测:
考虑到排水管应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工程施工完毕,应对管道变形进行检查。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J10185-2002)关于管道变形的检测方法:
(1)人不能进入管内的塑料管可采用圆度测试板管内拖拉进行检测,圆度板直径(0.95+0-0.02)Di(管内径)。
(2)人能过进入管内的塑料管当DN≥600mm时可直接进入管内检测其实际变形值。
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管子拖拉铺设结束后,水有可能进入管道内,对采用圆度测试板对管道变形检查,拖拉法有难度。建议采用类似于通球法的检查方法,(根据设计核算的小排水流量制作模型采用内拖法检查)。
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层状况,其中两种地层不利于穿越,即高砾石含量的砾质地层、强度和硬度特别高的岩石。地层中含有砾质成分太多时成孔难度大,因稳定性差不易被钻削成孔或成孔后局部塌方,并滞留于孔中不易被泥浆带走,成为钻头、扩孔器钻进和管线回拖时的障碍物。高强度和硬度的岩石同样是穿越的障碍,钻孔、扩孔速度特别慢,对钻杆、钻具要求高,钻进方向控制困难;相反,特别容易破碎的岩石象砾质一样给成孔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地层状况与穿越可行性关系见表1。
大庆定向拉管管线穿越的路由地质情况可能相当复杂,不同区段含有不同的成分,尽管对穿越曲线优化设计,有时也将通过不利于穿越的地层,能否穿越决定于该地层穿越长度、连续性及在整条穿越曲线中位置,如改变几类地层排列顺序将使穿越情况完全发生改变。另外,对地层状况认识是建立在分析钻探岩芯性质的基础之上,由于钻探调查是非连续地进行,而管线穿越沿设计曲线连续进行,在实际穿越中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地层,施工前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穿越长度和管径主要受钻机和钻具的能力限制,因为在钻导向孔过程中,钻杆存在弹性使穿越长度不能无限延长,而且随着穿越长度的增加,对钻头的钻进方向的控制能力逐步减弱,导向孔很难按设计的穿越曲线完成。要实现成品管线的回拖,孔径需扩至管径的1.2~1.5倍,这样对于大口径管线穿越,对坚硬地层进行扩孔作业时扭矩非常大,钻杆强度有时不能满足要求;在表2管道定向钻穿越长度和直径大的工程砾质、砂质地层情况下,径越大的孔道越难维持稳定状态而易出现塌方,这些因素限制了大直径管线的穿越。表2列出了目前已经完成的穿越长度和直径的大纪录,分析定向钻穿越可行性时可与之比较。
大庆定向拉管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长距离大口径管道穿越工程,必须将地层状况、穿越长度、管道直径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在目前的技术和装备条件下分析能否采用定向钻穿越施工,可参考表3复杂地层状况下穿越管径、长度可利于管道的保护。但是能否进行定向钻穿越受行性表。许多因素的限制,需对特定管道工程的穿越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地层状况、穿越长度、管道直径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技术角度给出了可以进行油气管道穿越工程采用定向钻钻进技术确为非穿越的基本范围条件,可为分析定向钻穿越可行性常好的方案,可以节省工程投资,缩短施工周期,有时提供一定指导。